昨天上午著名作家陈忠实病逝的消息惊动全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昨天至今天,全国各地报纸大都重点报道了此事。
先看看中央大报。
人民日报
今天《人民日报》的做法有点特别,总共8个版,5个版要闻,两个版假日生活,一个版副刊,没有刊发陈忠实病逝的新闻,取而代之的是在副刊中刊发了一篇刘兆林写的追忆文章《白鹿原下樱桃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在标题中用了“一颗大星陨落”的提法,原标题:中国文坛和“陕军团”的一颗大星陨落 著名作家陈忠实逝世。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底部刊发报道,篇幅不长,但标题与众不同:“一等君子”陈忠实走了。文中提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颁发了第二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这是陈忠实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10万元设立的奖项,两年一届,奖励在当代文学编辑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个人。作家自掏腰包为编辑设奖,这在中国文坛尚属首次。
家乡报纸
陈忠实是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人,本土大家西去,今天陕西的报纸自然要大做文章。
《陕西日报》推出了“悼念陈忠实专号”,共4个整版,专号封面大标题:“秦地留白忠实永生”。专号2版的标题:永远的《白鹿原》;3版:陈忠实和陕西日报37年的不解情缘;4版:陈忠实生命的最后三天。
《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的标题都采用了对仗的方式:
西安日报:三秦大地失忠实 白鹿原上空茫茫
西安晚报: 大师驾鹤枕书去 空留苍茫白鹿原
三秦都市报:世上仍存白鹿原 人间再无陈忠实
昨天清晨陈忠实病逝,当天下午刊出的几家晚报捡到一个大选题,同时也是一道难题,在快讯已经充斥网络的前提下,能不能采访到核心的人物,报出更的料,考验着记者的人脉和报纸的底蕴。
北京晚报当天推出两个版,采访到了《白鹿原》的编辑、陕西作协的领导、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等。“著名作家陈忠实今晨病逝”、“《白鹿原》让他流芳百世”两个标题虽然略显平淡,但报道内容较丰富,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上午,北京晚报新媒体率先推出了电子号外:“文坛‘老农’陈忠实走了”,封面设计厚重而苍凉,配上陈忠实冷峻的目光,别具一格。另外加配的秦腔背景音乐,很有带感。
当天,法制晚报做了一个版的报道,标题是:关于一个人的记忆,定格在白鹿原。
再看看其他各报的报章。提到陈忠实不能不提他的代表作《白鹿原》,所以很多标题都围绕着《白鹿原》展开。
北京日报:《白鹿原》作枕,先生且安歇
新京报:一部《白鹿原》几乎掏空了他
新闻晨报:他写过一部“死后当枕头的大书”
北京晨报:陈忠实离别白鹿原;白鹿原依旧在改编
京华时报:原上曾经有白鹿 人间自此无忠实;一人一桌一椅成就传世之作;
金陵晚报:原上曾有白鹿,人间再无忠实
扬子晚报:昔人已乘“白鹿”去 此地空余白鹿原
北京青年报:忠实人生化陈迹文坛陕军失巨擘 奇幻白鹿归原下八百秦川添新愁
新文化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原上千年有白鹿文坛已然无忠实 白鹿归原
重庆晚报:有《白鹿原》垫头,陈忠实可以安心走了
南方都市报:“路遥刺激我写出《白鹿原》”
半岛晨报:《白鹿原》做枕 忠实先生百年走好
武汉晚报:白鹿悄然神隐 原下憾别忠实
武汉晨报:作家陈忠实去世 一生尽在“白鹿原”
长沙晚报:农家小院写《白鹿原》 的大作家走了
云南信息报:他的离开带走了“一个民族的秘史”
深圳特区报:他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新快报:著名作家陈忠实逝世 评论家肖云儒: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广州日报:长安一君子 永枕白鹿原
南方日报:他留下了中国乡土精神的史诗之作
每日新报:陈忠实枕书长眠 留下一片《白鹿原》
燕赵晚报:陈忠实千古 沥血之作不朽
现代快报:忠实西去白鹿永恒; 他走了 白鹿原上少一人
看了这些报道,你是否有了重读《白鹿原》的念头?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每日读报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