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摄像机”并非无足轻重,因为任何观测都涉及与被观测对象的互动,我们无法对一个完全孤立不受任何影响的电子进行观测换句话说,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基础在于实验和观测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者的参与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呈现,甚至是量子世界中那些看似神秘。
而量子力学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迪,就是ldquo量子纠缠rdquo现象的出现而人类对这种现象的探索,从ldquo双缝实验rdquo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了双缝实验的最后,人们发现,光的存在性质到底是粒子还是电磁波居然要取决于我们的观察在人类没有对其进行观测时候,光子如何传递,是一个未知数在人类观察了之后,那么。
6 科学家们通过逐个释放光子进行双缝实验,发现单个光子也能形成干涉条纹,表明单个光子也具有波动性7 双缝实验中,光子表现出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进一步提出物质波假说8 在双缝实验中加入探测器观测光子路径后,干涉条纹消失,表明人的观测行为能够影响实验结果9 量子力学解释这一现象为测量导致。
双缝干涉实验揭示了,量子力学描述的自然从常识来看,是荒唐的,但却完全符合实验,这对人类认知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正如费曼所说,可能自然本来就是荒唐的简单的讲,有一对处于量子纠缠态光子A和B,一个研究人员将光子B用来实验,另一个研究人员却“偷偷的”通过光子A来观测光子B的状态由于。
双缝干涉试验中的观察者效应是指观察者的介入对实验结果产生实际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观测导致干涉条纹消失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探测器试图精确地确定电子通过哪个狭缝时,原本应该出现的干涉条纹会消失这是因为观测行为本身改变了电子的状态,使得电子不再表现出波动性,而是呈现出粒子性观测。